腾讯的“下半场”

时间:2018-11-07    作者:未知

马化腾一般不说话。他说话一般有大事。

2018年10月31日,马化腾发表了两千多字的公开信。神奇的是,这两千字竟然能够浓缩为一个词:“下半场”。

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,最后三分钟往往让看客对前面两个半小时的大谜团恍然大悟。马化腾的“下半场”三个字,瞬间把腾讯之前让人猜不透的一个“大动作”给解释明白了。

这个大动作就是:31天前,腾讯宣布重大组织架构改革——成立六大事业群。

多介绍一句,这六大事业群有着让我这样的学渣望而生畏的英文名字:TEG、WXG、IEG、CDG、CSIG、PCG。

一个月前看到这六个“G”,我的大脑瞬间有点死机,可能很多浅友也和我一样没发现什么奥秘。不过,今天把马化腾的公开信当成“说明书”这么一看,才发现其中暗藏了老大的玄机:

这六个“G”,就像球队的六个球员,如果你以为六个球员职责相同,上场一通乱踢,那就上当了。。。真相是,有一个球员怀里揣着一颗“核弹头”。只有他才是真正被腾讯派出来“刚”下半场的。

明白真相之后,瞬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。。。

为了给浅友拿到更详实的一手资料,在马化腾发表公开信的第二天,我来到了腾讯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专门找了一位神秘大咖聊了聊。(皮一下,等会儿再告诉你是谁。)

OK,卖了这么多关子,接下来中哥就给你说说:

腾讯看到的“下半场”是什么?

作为利益攸关的吃瓜群众,我们要怎样看懂这场大戏?

一、下半场究竟是什么?

还是让中哥打个比方吧:

很多人都把中国的互联网比作“一盘大棋”。但我更愿意把它比作“一片金矿”。

对弈的棋盘上只能坐得下两个人,而金矿里却能涌入无数淘金者。

从空中俯瞰,金矿的故事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章节:

第一个阶段是开局:所有人各显神通,用独门姿势尽快占领那些容易开采的浅矿。这一阶段讲究暴力和速度,比的是谁的铁锹更凶猛。

第二个阶段是残局:容易占领的地方都占领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是一个个孤零零的难采深矿。这些深矿被淘金者围在中间,理论上谁都可以染指。但是请注意,这种矿很凶险——如果你没有高科技挖矿机,还是扛着铁锹蛮干,不仅挖不出金子来,还有可能命丧于此。

好了,现在我们可以把金矿的故事和互联网的故事做个对应:

互联网的开局,就是马化腾说的“消费互联网”。这一阶段正是刚刚过去的20年,无数“淘金者”进场圈地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电商、社交、新闻、各路App。此乃上半场;

互联网的残局,就是马化腾说的“产业互联网”,这一阶段是即将到来的20年,BAT这几个“淘金大咖”更有能力去探险,这就是普通人不太熟悉的工业、政务、医疗、农业等等领域,此乃下半场。

上半场的战场主要在“第三产业”,下半场的战场主要在“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”;

上半场的关键词是“流量”,下半场的关键词是“技术”;

上半场讲究“快”,下半场讲究“稳”。

上半场巨头拼尽全力,腾讯拿下社交,阿里拿下电商,百度拿下搜索,下半场他们得从各自的后院出发,争夺同一块领地。

这场史诗级的“淘金战”,用了20年时光终于杀到了残局,精彩的白刃战才刚刚开始。

二、下半场,腾讯有哪些对手?

马化腾是个谨慎的人。当他说出“下半场”的时候,我倾向于相信这是一种“有效追认”。

事实上,在产业互联网淘金的事情,巨头们早就闷声在做,腾讯甚至不是第一个。在说腾讯之前,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它的对手们。

A

阿里巴巴。它的标签是:先行者。

2012年,阿里云装备整齐,开始“卖能力”。平心而论,阿里云是阿里巴巴的一招险棋。当然,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(有关这段故事,可以参考中哥之前写的文章:《阿里云这群疯子》)

凭“阿里云”这招棋,阿里赢得了大概三年独自领跑的时间。这至少换来了两个优势:技术积累和口碑。

H

华为。它的标签是:原住民。

过去三十年,虽然华为不做互联网应用。但他们的做的每一件事,光通信网络、交换机、数据机房都是互联网的底层基础设施。

而且,产业互联网的客户,很多都属于工业、金融、政府行业,他们原本就是华为的多年老友。裁判吹响下半场哨音的时候,华为突然发现自己坐享巨大的主场优势。

2017年才正式独立的华为云事业部,只用了一年就异军突起,这很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
B

百度。它的标签是:打不死的小强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黑百度似乎是政治正确。但冷静观察,最近百度的财报却是非常平稳。

除了DuerOS和 自动驾驶系统,从2016年开始,百度也整合了百度云品牌,拉着首钢、上海电气等等企业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合作。

总体来看,相较于十年前的风光,今天的百度固然存在诸多问题,但无论从云的体量来说,还是从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来看,百度都超过第二梯队。

实话实说,这些对手摆在面前,哪个都不是善类。对于腾讯来说,不焦虑是不可能的。不过话说回来,马化腾放声高呼“下半场”,又坚决地改组了腾讯。对于未来的二十年,他心中一定是有剧本的。而且在这个剧本中,腾讯必然是主角。

说到这里,不妨揭晓答案:

六大事业群里,面向“产业互联网”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CSIG,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。这就是腾讯用来“刚”下半场的神秘球员。

而腾讯云,就是藏在CSIG怀里的那颗“核弹头”。

终于,我要介绍一下这次我撩到的神秘嘉宾了。他就是腾讯云总裁:邱跃鹏。

讲真,改组之前的腾讯云,和改组之后的腾讯云,虽然都叫腾讯云,但却并不是同一个腾讯云。这就好像歌剧舞台上,洒在演员身上的灯光咔哒一声改变了色彩;好像你回到原本熟悉的房子里,陈设突然发生了变化。

有那么一瞬间,全世界的目光都安静地放在腾讯云身上,连我都替邱跃鹏感到鸭力。

不过,和他聊过之后我觉得:站在“下半场”的拳台上,腾讯云至少有四个招式。

三、腾讯云的四招

第一招:腾讯可以“握住十亿人”

和人打交道,是腾讯的杀手锏。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手机几乎是我们日常连接互联网的唯一途径。与此相对应,微信的月活已经达到了10.6亿。事实上,全中国最活跃的十大App排名,腾讯占了五个。

这些“上半场”的结局,这起码给腾讯留下两个遗产:

1)腾讯从过去2C的产品里抽象出了一种能力——“用户运营”的能力。

在我的理解里,用户运营其实就像建造一个“迪士尼乐园”。

首先,如果我是个游客,我可以在其中找到有趣的项目;

其次,如果我是游乐园的主人,我可以在其中赚到钱;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买家和卖家都能从这个乐园里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认同感,对下一次见面充满期待。

讲道理,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。为什么腾讯的App这么火,而同样是巨头的阿里和百度做出来的东西就有差距呢?这就涉及到“对人的理解”和“把对人的理解固化到智能系统里”这两种能力。

看样子,这种能力可以Copy到产业互联网里。

永辉超市是一个例子。

邱跃鹏告诉我,永辉超市货架上的物品,不是一成不变的,也不是根据人的经验来调整的,而是根据腾讯和永辉一起研发的“选品预测系统”来布置的。

这个季节哪些东西受欢迎,哪类商品要摆到更显眼的位置,其实都是计算出来的。最初我们帮永辉一个单店布置了”选品预测系统“,销售量直接翻了一倍。

他说。

2)腾讯掌握了独特的资源——绝大多数人的“注意力”入口。

所谓“种草”这件事是很科学的。你花多少注意力在一件事上,就大概会花多少钱在它上面。

你可以做一个想象:

自己被关进一个球里。球面上满是屏幕,有的大,有的小。你的注意力很自然地会被最大那块屏幕吸引过去,你开始注视它聆听它并且认同它。

没错,整个球面就是你一天的二十四小时,而对于每个人来说,那块最大的屏幕可能就是微信,它可能占用你每天3-4个小时。

简单说来,腾讯靠自己积累了二十年的产品能力,获得了十亿人的注意力资源。这种资源是相当稀缺的。在过去“注意力”被更多地流向消费互联网,但是在未来,它完全可以流向产业互联网。

你不妨打开微信,首页下拉,看看里面自己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,你来自己区分一下其中哪些属于上半场,哪些又属于下半场。

如果你已经使用过很多零售、餐饮、O2O、周边特惠这类和实体经济结合的小程序,那么恭喜你,你正在被腾讯带到下半场。

第二招:腾讯手握两个特别的家底——安全和人工智能

一套完整的互联网技术体系,像一个金字塔,从下到上是:硬件架构、基础技术、应用程序。

一般的评价中,几大巨头分别长于某个方面:

硬件架构,是华为的强项

基础技术,是阿里的强项

应用程序,是腾讯的强项

这大体没错。

不过邱跃鹏觉得,腾讯在基础技术上丝毫不弱。在他的描述中,还至少有两个非常突出的强项:

1)安全能力

说安全是腾讯的“技术家底”,很多人一时反应不过来。

在我看来,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安全能力,腾讯和360领跑,领先百度阿里半个身位。但是360在综合实力上,已经远不能望腾讯项背。

腾讯在安全能力上一骑绝尘,是有原因的:

2006-2009年,作为全民标配的腾讯QQ完整经历了盗号、黑产最为猖獗的“黑暗时代”。说“与时俱进”也好,说“生活所迫”也罢,从那时开始,腾讯就一直保持着庞大的安全队伍。

2010年,3Q大战的时候,腾讯推出电脑管家,一些人觉得这是腾讯遏制对手的策略。但在我看来,即使没有360,腾讯在这个时间点也完全有理由推出管家,因为腾讯社交的基因,天然决定了安全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线。而生命线最好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上,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。

2015年开始,腾讯陆续成立七大安全实验室,由中国神兽级别的黑客TK、袁哥、吴石等等领衔,其中好几位实验室的掌门人都是马化腾亲自“话聊”之后才加盟的。而且, 连续几年,马化腾都在腾讯的“守护者计划”上强势站台。主帅擎旗出征,决心不可谓不大。

安全有什么用呢?

虽然有点绝对,但我觉得:安全在产业互联网里,比消费互联网更重要。

2015年7月,因为被大黑客查理米勒找到被远程攻击的漏洞,克莱斯勒全球召回140万辆汽车;

2018年8月,台积电的生产线被病毒攻击,停产三天,损失1.71亿美元。

这事关血肉之躯和真金白银。

有一个事实很有趣。

在过去的架构中,腾讯七大安全实验室,只有一个属于腾讯云。现在,索性“七星归位”,全部交给腾讯云所在的CSIG。这意味着,七大实验室的研究方向,很可能随着腾讯战略明晰,而更加侧重产业互联网。例如科恩实验室,他们在持续研究特斯拉、宝马等等汽车的安全漏洞。这些技术可以直接帮助汽车产业。

这也意味着,实验室所有的安全能力,都可以更顺利地通过腾讯云来武装它的用户。

2)人工智能能力

你可能在零星的新闻里看到过:腾讯云曾经用人脸识别技术,帮助福建省公安厅寻找失踪的人口,帮几百个家庭获得团聚。

这算是腾讯人工智能能力的一个体现。

不过,我觉得腾讯最强的人工智能能力,其实是一种人工智能的“世界观”。而这种世界观,他们并没有对外界充足地表达。

有一个这样的定律,数据量每增加一倍,对于系统的能力要求就提升十倍。最初,QQ用户从百万到千万,从千万到亿,相配套的大数据系统和安全系统都进行了好几次重写升级。

所以在腾讯内部,其实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一个业务上线之前,所有的架构都要为它将来用户过亿做准备。这么大的用户量,完全靠人来运维,是不可能实现的,必须上自动化算法和人工智能。所以,腾讯内部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,要求从一开始设计就有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。

这导致一个结果,腾讯对外输出的技术,天然都附加了人工智能的思路。

这就是为什么马化腾说,腾讯的人工智能战略是“AI in All”。

邱跃鹏给我举了两个例子:

腾讯和某公安部门合作的人流量分析平台,就可以通过人们脱敏后的位置信息,实时算出某地的“热力图”,依据这个图就可以提前预测哪里会发生人流聚集,提前安排警力进行疏散和引导。

腾讯的觅影团队,和很多顶级医院合作,让医生通过大量的CT片教会人工智能识别早期的食管癌和乳腺癌。

招式三:金融是腾讯云在传统行业的一个突破口

按理说,一个大公司所有的战略都应该是按部就班的,腾讯更是如此。

但从微信红包到微信支付的火爆,却总让我有一种腾讯被命运偏袒了的感觉。

众所周知,阿里巴巴采用的是“履带式前进”的策略,淘宝、蚂蚁金服、阿里云、菜鸟物流、分别是一辆战车,但是微信支付从支付宝手里抢下了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,直接导致蚂蚁金服失速,打乱了阿里的节奏。

更重要的是,阿里巴巴接触普通人的移动端入口只有两个:手机淘宝和支付宝。淘宝的功能性太强,阿里不敢轻举妄动添加社交属性,只好平地造出“来往”。三天烧掉一千万,马云站台,也没能挡住来往失败;阿里转而把社交功能集合在支付宝里,“圈子”涉黄,支付宝含泪告别社交这场“春梦”,退守本行。在这种情况下,微信支付又开始掏出小锯,摩擦着支付宝和用户连接的细线。可以说是非常绝情了。

有了支付战场,加上另一边的微众银行,微信就可以开始用大数据能力构建自己的金融风控技术。

说到这里,腾讯最骚的操作来了。

在金融方面,腾讯表现得极为克制。直到今天腾讯改组之后,金融业务仍然只是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的子模块,并没有和微信事业群WXG的微信支付汇合进而拆分独立。用马化腾的话说就是:没有必要为了拆分而拆分。

说到这里,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样一个情景:腾讯卡住支付宝和用户接触的边界,然后安静地没有做出任何反攻的动作。

一方面,蚂蚁金服奋力挣扎,转而做了很多创新的金融业务,招来监管部门的注意;

一方面,腾讯严守底线,像小绵羊一样乖,反而被传统金融企业视为友军;

一方面,腾讯却用自己C端的大数据,磨练出一套不输于蚂蚁金服的风控能力。

腾讯云已经和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有了深入的合作,是唯一和四大行中的两家都有标杆落地的云厂商。

铺垫了这么多,你才能真正理解邱跃鹏这句话的深意。

金融,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成为了腾讯云在传统行业的突破口。

“银行是个保守的行业,对安全和AI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。他们在评测之后选择腾讯云,也是对我们技术的认可。说明我们真的帮他们解决了问题。”

邱跃鹏说。

当然,腾讯用来做突破口的行业还有互联网企业的线下业务、零售、医疗等等,篇幅有限,以上只举一例。

招式四:买买买

综合这几年的表现,我给腾讯投资想了个Slogan:花一块赚不回十块,算我输。

这足以说明腾讯的投资眼光和技巧之纯熟。

说到投资,就不得不把阿里和腾讯再做一次比较:

阿里一般以收购为主,而腾讯是参股为主。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投资是娶妻纳妾,腾讯的投资就是处处留情。这两种投资方法各有利弊,不过从前两年的战绩来看,腾讯应该是略胜一筹。(当然这并不代表未来)

我曾经在《壮年腾讯》里写,互联网行业里,好的标的越来越少,自摩拜以后,鲜有“金童玉女”。其实,投资“上半场”的脚步放缓,但腾讯已经悄悄地投资了很多“下半场”的企业。

腾讯投资下半场的领域很多,不过我觉得其中两个很有趣:

1)智慧零售

从福建走出来的最有情怀的超市“永辉”,湖南最大的商场“步步高”、海澜之家、家乐福,每一个都是产业互联网的当红炸子鸡。他们的资本里都有腾讯的身影。腾讯的C端能力在零售上最有用武之地,只是运气不好,这里恰恰也是阿里的必争之地。

2)智慧医疗

腾讯对医疗执着很久了。除了丁香园、好大夫这些“上半场”企业,还投资了东华医疗等等这类和各大医院有紧密合作的供应商,还参股了像早期肿瘤筛查的硅谷明星企业Grail这样的海外企业。另外刚才说到的腾讯觅影团队,也正在寻求和各大三甲医院合作,通过人工智能做癌症的早期筛查。

另外,腾讯云本身也在投资一些企业。例如灵雀云、安塞科技。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是加强腾讯云自身的能力。

当然,对于腾讯的下半场来说,买买买本身不是目的。我觉得,投资只是腾讯参与下半场的一种独特姿势——最终,腾讯想要营造出一个优秀企业的“圈子”,他们对腾讯的技术也许更熟悉,也可能更愿意选用。

例如,腾讯可能会把觅影团队的人工智能能力,通过投资的合作伙伴快速推入医疗行业,让人们可以在最近几年就享受到低成本癌症筛查的红利。

例如,腾讯的LBS能力,可能被每日优鲜用于店面选址上;腾讯的公众号、小程序体系,可能被永辉超市用于会员的运营管理。

而且,这一切的技术出口都在腾讯云。这是一种简单利落的姿态。

四、腾讯云的胜算

我和邱跃鹏聊天的时间不长,很难对他做出更多的评价。但至少,他散发出了作为腾讯云这颗“核弹头”的坚定和乐观。

正如他所说:“我感觉这是一场长跑,我们要为未来20年,甚至再下一个20年做好计划。”

告别邱跃鹏,我又回头审视这片偌大的“下半场”。

巨大的罗马角斗场,BATH都在场上,纵为巨头,但每个人手里的武器都不足以以一敌三。所以,对于每一个巨头来说,最大的变量都在对手身上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每个巨头都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自身,拼尽全力把自己的内部磨损降低,让自己的出枪速度大于对手,哪怕0.01秒。

至此,我才看懂腾讯改革组织架构背后的深意。

之前散落在其他部门的技术大牛,这次统一整合到了CSIG。之前曾帮助腾讯建功立业的赛马模式,在产业互联网的竞争中会被谨慎使用。

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,是像美国大选那样的赢者通吃;

而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,却可能像超级马拉松的一样,在每一个节点进行末位淘汰。

正如我说的那样,腾讯是一家谨慎的公司。而谨慎意味着更少地犯错误,“少犯错”恰恰是一个长跑者的精神内核。

就像村上春树在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》中所写的那样:

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,全力以赴,逐一解决。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,同时,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,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。

我毕竟是个长跑者。
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0571-81020564

微信公众账号